隨著基建項目和建筑行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,市場上建筑用砂數(shù)量越來越大,質量上要求越來越高,環(huán)保政策的加強和河沙采挖禁令的收緊,機制砂逐漸成為建筑用砂的主流。機制砂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,因此機制砂質量怎么控制變得異常重要。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機制砂質量控制的五個要素。
一、怎么判斷機制砂質量?
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判斷成品砂的質量:1、是否均勻、不粘黏;2、是否干凈無雜質;3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;如果能達到這三個方面的標準,那么就是質量比較好的機制砂,能滿足各行業(yè)的生產要求。
二、如何控制成品砂質量?
1、人為控制
操作人員自身專業(yè)技術工藝水平與質量意識都是影響著砂石質量的重要因素。而參與到此處項目中的組織者、管理者等也對工程質量起著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因此,為了讓工程質量得以有效保證,對人的因素進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。提升對相關人員的專業(yè)技能,不斷對相關人員的勞動紀律進行教育,全面增強其素質。
2、制砂原料控制
原料是直接影響砂石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,原料自身特性與構造,以及其隨著環(huán)境變化而呈現(xiàn)出不同特征的因素,極有可能在不謹慎的態(tài)度下釀成質量事故。因此,必須認真嚴謹?shù)貙Υ牧?,以保障生產材料的質量。不是所有的物料都可以拿來生產機制砂,在生產機制砂時,對于原料有一定的要求,宜使用潔凈、質地硬質、未風化且性質穩(wěn)定的石灰?guī)r、白云巖、花崗巖、安山巖、石英巖、輝綠巖、砂巖和玄武巖等生產機制砂,不宜使用泥巖、頁巖、板巖等生產機制砂。
3、機制砂生產設備控制
機制砂的生產應根據(jù)物料選用合適的破碎設備,這樣能較好地控制其級配和棱角性,生產過程中的除塵方式應選用干式除塵系統(tǒng)進行除塵和調整石粉含量,才能有效、穩(wěn)定地控制石粉含量。
4、加強樣品抽檢。
生產線需要每周進行1次自查、自校。每個工作日必須對成品機制砂抽檢,進行顆粒級配、石粉含量、泥塊含量檢測。每7個工作日必須對表觀密度、堆積密度、空隙率指標檢測。每月必須對亞甲藍MB值、有機物含量、輕物質含量檢測,這樣才能確保機制砂生產線質量穩(wěn)定。機制砂進場后每個工作日對顆粒級配、石粉含量、泥塊含量檢測;每7個工作日對壓碎指標、表觀密度、空隙率指標檢測。
5、使用過程中含水率的控制
機制砂由于石粉含量較高,故其內部的含水量會隨外部環(huán)境變化較大,容易因為存放在料倉的機制砂含水量不均勻,使攪拌后的混凝土狀態(tài)不穩(wěn)定,坍落度變化較大,給砼控制帶來困難。針對該問題可在生產前場、后場料倉管理中相應增加含水率控制工序。如干法制砂則需在成品出機時增加噴水裝置,使機制砂具有穩(wěn)定的含水率,含水率在3%~5%為宜,既能降塵保護環(huán)境,還能防止機制砂離析,也保證機制砂含水率均勻。水洗法制砂則需要注意石粉含量的控制,且水洗后需待機制砂含水率在控制范圍內方能運輸出場。
基建項目和建筑行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對于混凝土的要求逐漸提升,而相應的混凝土對成品砂石質量也隨之增強。因此,需要合理對人、材料、設備、方法等進行有效控制,才能保障機制砂品質。